2010-12-30
3、4家医院、25张医保卡、40多万元医保费用……两年半以来,中年退休妇女傅某就像一只贪婪的蛀虫,蚕食着广大参保人员的救命钱。如果不是因为装着大量医保卡的皮包遗失导致行迹败露,也许她还将在犯罪的泥淖里滑得更深。2010年12月28日,傅某被浦东新区法院以诈骗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罚金2万元。
皮包里有14张医保卡
“这个包有些奇怪。”2010年5月25日下午,730路公交车终点站接到售票员交来的一个皮包,据说是乘客遗失在座位上的。车队工作人员打开一看,不起眼的包里竟然装了14张医保卡!而从照片上看,这些卡分属不同人。事有蹊跷,车队工作人员立即拨打电话报警。而就在此时,一名自称遗失了包袋的中年妇女也来到了730路终点站。随后赶到的民警将其控制住。经调查,此人姓傅,上海人,家住浦东下南路,售票员捡获的包确实是她的。傅某本人患有较严重的哮喘病,平时确实需要去医院就诊配药,可一个病人的包里怎么会有14张医保卡呢?医保监管部门初步调查后发现,从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这14张卡发生医保结算费用17万余元。傅某有利用医保卡诈骗的重大嫌疑!
一张卡套取5.5万元
随着调查深入,傅某的犯罪图景被完整还原出来。从2008年1月至案发,她以每月给付三五百元好处费为饵,借得亲戚朋友的医保卡25张以上,以代配药为名,多次到医院及药店买药后倒手转卖,骗取国家医保结算费用40余万元,其中有张卡套取费用高达5.5万元。由于经常出入医院,傅某跟药贩子很熟,彼此有固定的结算价格,有时她还会根据药贩子的要求,配一些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价格较高的药物。据医保监管部门介绍,5月25日那天,傅某就是乘坐730路公交车,上午到上海市强生职工医院和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下午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配药,转卖后获利1300元。警方将她抓获时,其中200元还夹在一本就医记录册中,据说是给医保卡出借人的好处费。
60秒开出7张处方
其实,上海对医保卡使用有着严格的管理规定,比如,要求定点医院严格核验“一卡一册”,对医保卡异常数据实时监控等。那么,傅某到底有何神通,能够避开监管红线、轻易得逞呢?原来,此人早就将相关管理规定烂熟于胸并找出了“对策”。傅某借医保卡的对象都经过精心挑选,其中,既有在职职工、学生,也有退休人员。原因就在于退休人员医保待遇较好,而在职人员、学生的医保卡尽管钱不多,但通过这种老少组合,傅某达到了多开药的目的。傅某的精明之处还在于,她有意控制单张卡的每月使用率,这样就不易引起监控部门注意。此外,傅某还通过送礼将医生拉下水,有了“自己人”帮忙,事情就好办多了。记者从医保监管部门了解到,最快的一次,某医生曾在1分钟内给傅某开了7张处方卡。“如果没有人里应外合,不可能有这样的速度。”
出借医保卡得不偿失
主审法官肖波告诉记者,本案中不少出借医保卡的参保人员都是中老年人。为了多配点药,或者为每月三五百块钱的好处费所诱惑,将卡借给被告人,这种行为是极其错误的。医保基金是广大参保人员的救命钱,参保人员出借医保卡滥配药、贩卖药,不仅会造成医保基金浪费,还将面临停止医保卡结算、退回违规医疗费用的后果,情节严重的可能面临法律制裁,最终受损害的还是自己。
会员登录关闭
注册会员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