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打刑事官司找邢环中律师 【咨询(微信):13918930001】

忘记密码
 

上海毒情总体处于平稳可控

2012-07-10 18:48 浏览: 645 views 字号:

几名强制戒毒人员在沈阳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放风场”上锻炼
几名强制戒毒人员在沈阳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放风场”上锻炼

新华社资料图片

浙江集中销毁各类毒品300余公斤 CFP供图
浙江集中销毁各类毒品300余公斤 CFP供图

本市毒情呈现四大特点

毒品贩运和渗透不断加剧 2011年,本市共缴获各类毒品415.1千

克,同比增加22.2%;今年1至4月份,全市缴毒量达到166.4千克,同比增加54.2%。经由本市中转的毒品贩运和以本市为目的地的毒品渗透并存。

吸毒贩毒行为日趋隐蔽 毒品贩运方式层出不穷,除人体藏毒外,

几乎所有的交通工具、邮递物品都可成为贩毒分子的作案“载体”。吸毒行为发生地更加分散和隐蔽,宾馆酒店、私人住宅、出租房屋、各类会所甚至私家车,都成为吸毒人员从事吸毒活动的掩护体。此外,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吸贩毒活动悄然滋长,在去年全国统一组织的“8·31”打击网络吸贩毒行动中,本市共查获涉案人员300余人。

吸毒人员总量居高不下 今年1至4月份,全市共查处有吸毒行为

人员5527人次,同比增加48.4%。其中男性4230人次,占76.5%;女性1297人次,占23.5%;本市户籍3244人次,占58.7%;来沪人员2283人次,占41.3%。截至第一季度,全市现有吸毒人员34247人,登记在册吸毒人员总量55686人。

合成毒品的危害进一步凸显 去年全市共缴获冰毒318.8千克,同

比增加62.7%;今年缴获的各类毒品中,冰毒所占比重达到80%。在今年查获的吸毒人员中,吸食冰毒的占到73%;其中新发现登记的吸毒人员中,吸食冰毒的比例高达85.3%。以冰毒为代表的合成毒品,不仅严重损害吸食者的身心健康,而且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了一定危害,因吸食合成毒品而导致的精神障碍、精神疾病,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杀、伤人以及毒驾等事件屡见不鲜。

引以为戒

以“贩”养“吸”,小情侣被判死缓

晚报记者 周柏伊 报道

今天是“6·26”国际禁毒日,公安部部长孟建柱今天介绍,4年来全国强制隔离戒毒吸毒人员92.2万人次,安置戒毒康复人员4万余人次,有64.1万名吸毒人员戒断3年未发现复吸。记者从市禁毒办了解到,当前,上海毒情总体上处于平稳可控状态,但受全球毒情持续蔓延及国内外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本市禁毒形势依然严峻。

小情侣从购毒走向贩毒

看到“娃娃”的第一眼,严奇认定她与他属于同一类人。果然,短暂的相处后,两人发现他们有很多共同的兴趣爱好,甚至同样喜欢“溜冰”(吸食冰毒的简称)。这对20岁出头的小情侣从没有想过,终有一天,“溜冰”会葬送他们的一生。

因为学历不高,也没什么技能,两人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但“溜冰”的成本并不低,为此,他们决定以“贩”养“吸”。 2011年7月,两人通过网络认识一个名叫阿浩的拆家,刚开始,他们都是通过阿浩购买冰毒。随着索要频率增加,交往越发深入,阿浩表示愿带他们到广东认识大卖家。

2011年7月21日,严奇、娃娃、阿浩及另一朋友小武叫了一辆黑车,前往虹桥机场,乘飞机前往广东购买冰毒、大麻等毒品。到了广东,他们购买了冰毒等近2.5公斤。当晚,四人分头返沪。由阿浩和小武携带毒品乘坐长途汽车,严奇两人搭乘飞机到上海接应。临出发前,阿浩又联系了之前送机的黑车司机在高速公路接应。

阿浩此前曾多次带货,每次都顺利过关,却不料这一次翻了船。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正准备上厕所的阿浩被警方人赃俱获。

严奇两人回沪后等了多日,没有得到阿浩的消息,以为他私吞货物,正准备发作,却得到阿浩被抓的消息。两人震惊之余又心存不甘,严奇决定单干。 2011年8月1日,他通过此前阿浩的牵线,联系上广东的卖家,下单订货。考虑到长途运输不安全,严奇提出由卖家派人送货上门。

于是,广东卖家指派阿福携带冰毒等1.5公斤来沪交易。阿福到了上海,严奇将他接到自己的暂住处,正当他们验货时,早已布控的警方将其一举抓获。

上海一中院审理后认为,阿浩、严奇、“娃娃”构成贩卖、运输毒品罪,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判处死缓。阿福犯贩卖、运输毒品罪,小武犯运输毒品罪,判处无期徒刑。黑车司机构成运输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

“公主”沦为瘾君子

佘山脚下,有一个特殊的场所“女儿国”,这里专门帮助误入歧途的女性吸毒者戒断毒瘾。

40岁出头的燕子看上去比同龄人要苍老很多。身形瘦削的她眼睛红肿,一口牙齿残缺不全,谁也想不到她曾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小公主”。燕子拥有比很多同龄人美好的童年,爸爸是海员,妈妈是芭蕾舞演员,然而,一切美好都在12岁那年戛然而止。

爸爸有了外遇,为了跟“小三”结婚,哄骗妈妈办假离婚,却在不久后再婚了。妈妈受不了这个打击,选择离开人世。

妈妈走了,爸爸形同陌人,燕子一夜之间成为 “孤儿”。生活没了来源,她下了课就推个小车卖油墩子赚钱维生。为了改善拮据的经济条件,燕子孤身一人去深圳、广州,在那里,她第一次挣到一大笔钱,也第一次尝到别人递来的“特殊香烟”。当时,燕子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毒品”,她只是沉醉在一次次腾云驾雾中,暂时忘掉所有的烦恼。

从南方赚到第一桶金后,燕子回到上海开了个小店,生意一度红火。这个时候,她跟一名男同学谈恋爱,没过几个月,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可男朋友已随母亲移民外国。没有亲人的燕子对于腹中的孩子有种莫名的期待,她告诉自己,有了孩子就等于有了伴。独自一人经历十月怀胎后,燕子生下这个女儿,在孩子甜甜的笑容中,燕子感受到久违的幸福和温暖。为了给孩子上户口,她匆匆和一个认识的人结了婚,一年多后就离婚了。

为了抚育女儿成长,燕子决定戒毒。她在一所学校里找到做生活老师的工作,甚至计划着今后把女儿也送进这所学校,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女儿,就在她编织着美好明天的时候,生活又把岔道口送到她的面前。

一个偶然的机会,燕子碰到过去认识的一名“毒友”。“你一个人带孩子太辛苦了,不如我们结婚吧。我得了肝癌,活不了多久,我们家的房子要拆迁了,以后可以把房子留给你们。 ”一番话,让燕子心动了。没想到,同住一个屋檐下,燕子最终没有抵挡过心魔。

她复吸了。随着毒瘾越来越大,她甚至放弃了工作,以偷为生。燕子已经不记得自己被抓住过多少次,为了弄钱,她什么都偷,商场名牌服装、补品,被抓放出来没几天又重操旧业。就这样周而复始,直到被送进强戒所。

进来之后,燕子反而平静了。她常常呆坐一旁,脑子里放电影般回顾自己不长不短的人生,女儿的苦苦哀求总是让她流下眼泪。

最让燕子焦急的是,自从她进了强戒所,女儿就出现很多极端的表现,她拒绝去读书,也不肯接听任何人电话,更不用说书信往来。她似乎得了自闭症,看到花盆碎片、刀片等就往手上割,并拒绝参加高考。 “我出去后一定要找份正当的工作,好好和女儿一起生活,这是支撑我活着的唯一希望。 ”说到女儿,想到还有1年多的强制隔离期,燕子的泪水又忍不住滚落下来。

(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16岁少女只身带“毒”交易

晚报记者 程怡 报道

近日,在嘉定区检察院办理的多起容留他人吸毒以及贩毒的案件中,出现犯罪嫌疑人年轻化、低龄化的趋势。 “80后”犯罪嫌疑人占毒品犯罪案件的半壁江山,甚至出现像晓晓这样的“90后”。年轻人涉毒案件的高发,在为社会经济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的同时,更拷问着社会和家庭的教育机制。

16岁少女深陷“毒穴”

2012年2月6日晚上7点,当晓晓带着三套从男朋友车上拿下的冰毒进入约定的宾馆时,被早已伏击的警察抓了个正着,而此时离她16岁的生日只有三个月不到的时间。

2008年,年仅12岁的晓晓辍学后,只身一人从贵州来到上海,并在嘉定区的唐行镇与侄女租住在一起。由于没有什么学历,加上又是未成年少女,晓晓应聘进入当地一家KTV工作。缺乏家人管教加上工作环境复杂,晓晓过早地接触到一些对她未来发展并不好的事与人,在朋友的“热情招呼”下,开始涉毒。

随着“毒圈”的扩大,晓晓认识了“阿三”、“小东北”、“尾巴”等人,而这些人虽然在她口中不是老家的亲戚就是亲戚的男朋友,但问及具体名字,却一个也报不出,甚至在被捕时,她都不知道自己那个提供毒品的男友叫什么名字。为了能养活自己,给自己提供必要的毒品,晓晓圈子里的人除了自己吸毒,还负责将毒品分装,并销售给其他吸毒人员。就在晓晓对毒品越来越沉溺时,一个福建男人出现了,由于兴趣相投,两人很快成了男女朋友。

事发当天上午10点左右,混迹于晓晓这个“毒圈”的“小东北”打来电话称有人想要三套冰毒。此时,晓晓的男友正在从广东进货回来,为了能留住这笔生意,晓晓一方面尽量拖延时间,另一方面催促男友快点赶回上海发货。在男友开车护送下赶到嘉定约定的旅馆房间后,晓晓看见只有“小东北”一人在,晓晓直接将货放在床上。“小东北”见状立即将冰毒藏到床头柜内,随后打电话叫朋友来拿货。由于此前并不知道这样一套冰毒价格多少,晓晓给在楼下的男朋友发消息询问三套冰毒要收多少钱。在得到回复每套8500元后,宾馆的房门被打开了。正等待收钱的晓晓,迎来的却是一副冰凉的手铐,随即晓晓与“小东北”都被带到了当地派出所。

17岁少女集体宿舍吸毒

小雪,17岁;小优,17岁;小静,17岁;锐锐,17岁。在这个被称为浪漫花季的岁月,她们却宁愿窝在宿舍里体验所谓刺激的“溜冰”。

和尚未满16岁的晓晓一样,今年17岁的小优也差不多在12、13岁那年辍学从老家来到上海,并在嘉定一家KTV当上了服务员。这种白天睡觉,晚上工作的日子,让小优和宿舍里同龄的姐妹们失去了许多欢乐,生活一天比一天无聊。每天接触形形色色不同的客人,更让她们觉得内心极度空虚,时常做着有钱人的白日梦。

在日复一日的空洞生活和工作中,小优从朋友那里听说一种叫 “溜冰”的玩法,十分刺激。这种“溜冰”只限于不少有钱人,但若有特殊渠道,类似小优这样的,花少许钱也能有办法体验。

宿舍里的几个人一合计,决定每人出一二百元玩一回“溜冰”。第一次接触毒品,对于这群尚处于懵懂期的女孩子来说既好奇又害怕。在旁人的演示下,小优看到,原来这所谓的“溜冰”,就是用一个矿泉水瓶子做 “冰壶”,随后用锡纸烫吸。经历过一次两次后,小优越来越被“溜冰”吸引,时不时约上好友到自己家中吸食,直到被人举报后被警方逮捕。

严厉打击

本市今集中公诉涉毒案

晚报记者 茅冠隽 通讯员 薛熠焕 报道

上海市检察一分院今天组织专项集中公诉打击毒品犯罪,涉案人数多、毒品数量大是这次集中公诉案件的主要特点。此次共起诉案件9起25人,涉案毒品共有75公斤之多,其中有6起贩卖毒品案件,2起运输毒品案件,1起走私毒品案件。

猖狂毒枭吞吐百万元

涉案毒品最多的是李文旭等4人的贩卖、运输毒品案件,毒品数量高达24公斤。 2011年始,被告人李文旭、杨志宏、肖德荣、陈淑艳多次在本市贩卖毒品。同年8月24日,李文旭再次指使杨志宏等人驾驶轿车从广东深圳运送大量毒品至本市租住处意图贩卖,肖、陈为了取货贩卖,也到了上述住宅与李、杨见面准备交易。当晚,公安人员冲入该处抓获李文旭、肖德荣、杨志宏,并当场查获甲基苯丙胺 (俗称冰毒)70袋共计净重24182.25克;另从肖德荣处查获甲基苯丙胺5.45克、氯胺酮(俗称K粉)0.50克。 8月29日,公安人员在本市钦州南路将陈淑艳抓获。本案中,办案人员在他们的银行账户中发现涉案期间资金往来竟达数百万元。

运毒万里终陷囹圄

本次集中公诉中有一起走私毒品案件,被告人宋昌龄于2011年12月18日从巴西到卡塔尔换乘航班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人员从他携带的行李箱夹层内查获9包蓝色外包装的白色粉末,经鉴定白色粉末是可卡因,净重5772.74克,含量为86.13%。据宋昌龄交代,可卡因是他为获取高额报酬而为他人携带到中国来的。此外他还被告知,海关已打点好,携毒入境不会被查。因此,宋即铤而走险携上述毒品入境,但立即被海关人员查获,根本没有人为他“保驾护航”。

狡诈自残难逃法网

2011年4月7日,被告人林佐彬搭乘长途汽车从广东到上海。公安人员从其随身携带的旅行箱内查获甲基苯丙胺 (俗称冰毒)9包,共计8984.3克。据林佐彬交代,毒品是一个叫 “敏姐”的女人让他带来的。公安人员顺藤摸瓜,查得“敏姐”真名为林淑敏,2011年4月10日,她运输冰毒来沪与一个名叫缪忆军的人交易。次日被告人王国庆受缪忆军指使前往林处收取毒品,被公安人员抓获,公安人员从王身边查获其收取的4包及个人携带的1小包冰毒共计3265.92克。公安人员还在林房间的保险箱内查获冰毒989.28克。

当天傍晚,公安人员在虹口区将缪忆军抓获,从他的背包内查获冰毒27.07克;在他的住处又查获冰毒27.25克、氯胺酮(俗称K粉)14.52克、三唑仑0.2克、大麻4.8克,甲基苯丙胺 (液体)1060毫升、MDMA(液体)26.4克。

缪忆军有前科,2010年6月18日他携带冰毒27.19克到徐汇区一公寓,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由于缪忆军有毒瘾,当时仅能证明他非法持有毒品。为了能逃避法律制裁,他曾经在自己的胸口拍入3根银针,其中一根针尖离心脏很近,很难用手术取出,随时有生命危险。由于身体伤残的原因,他被取保候审进行治疗。于是缪忆军有恃无恐,不仅没有就此收手,还与林淑敏等人勾结大肆贩卖毒品。

此次,缪忆军等4人因涉嫌贩卖、运输毒品被起诉,缪忆军还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由于缪2009年才刑满释放,未满5年又再次犯罪,属于累犯,依法应从重处罚。

上海法院严惩毒品犯罪

通讯员 高远 记者 钱朱建

晚报讯 日前,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将犯有贩卖、运输毒品罪的被告人谢素军押赴刑场执行死刑。市高级法院此前对此案进行了二审公开审理,依法作出刑事裁定,驳回被告人谢素军的上诉,维持一审法院所作的死刑判决,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依法进行了复核,认为第一审判决、第二审裁定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法裁定核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维持第一审法院对被告人谢素军的死刑判决的刑事裁定。

被告人谢素军于2005年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2006年7月24日刑满释放。被告人杨军2003年犯抢劫罪、抢夺罪、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2007年刑满释放。2011年4月24日谢素军与杨军驾驶租赁的本田轿车,携带从他人处购买的毒品,从成都出发欲运输至上海贩卖。 4月25日中午,在沪渝高速公路金泽收费站附近被公安人员抓获,并当场从杨军处查获9包毒品甲基苯丙胺,其中4包白色晶体状毒品甲基苯丙胺净重3422.13克,含量为65.06%;5小包红色药片状毒品甲基苯丙胺净重91.6克,含量为13.36%。法院认为,被告人谢素军、杨军的行为均已构成贩卖、运输毒品罪,依法应予惩处。谢素军、杨军均系累犯,依法应从重处罚,两名被告人到案后虽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但根据其在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及各自的行为,不足以对谢素军从轻处罚,对杨军可从轻处罚。据此,一、二审法院均以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谢素军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同案被告人杨军以相同罪名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为配合今年“6·26国际禁毒日”活动,本市各级法院近期对160余件毒品犯罪案件的170余名被告人进行了公开宣判。其中,有4名被告人被判处死刑、死缓或无期徒刑;有8名被告人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有150余名被告人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上海法院近年来严格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毒品犯罪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据统计,2011年,全市各级法院共判决各类毒品犯罪案件1797件,判处2066名被告人,其中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被告人284人;2012年1-6月,全市各级法院共判决各类毒品犯罪案件812件,判处918名被告人,其中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被告人149人。

上海铁路警方一年查获涉毒案249起

通讯员 林荣贵 记者 王翔

晚报讯 上海铁路警方坚持不懈地开展禁毒专项斗争。据统计,去年“6·26”以来铁路警方共破获涉毒案件249起,缴获海洛因、冰毒等毒品2720克,抓获犯罪嫌疑人253名,沉重打击了毒品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上铁警方充分利用铁路公安机关扼守铁路交通线的优势,抽调二级英模王在明等一批缉毒能手组成小分队,深入重点列车进行专项整治和集中查缉。同时,在铁路上海站、上海南站设立若干查堵点,配备了缉毒犬和毒品探测仪等一批新型设备,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盘查、比对,提升查缉成效。对破获的每起涉毒案件做到查来源、追上家、打下家,广辟涉毒专案线索,严厉打击制贩毒集团和网络,不断扩大战果和社会影响。今年相继侦破“3·15”贩毒案、“4·28”团伙运输冰毒案等一批涉毒大案。

发表评论

*

* (保密)

Ctrl+Enter 快捷回复

会员登录关闭

记住我 忘记密码

注册会员关闭

小提示: 您的密码会通过填写的"电子邮箱"发送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