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中院审理过不少涉外、涉毒大案,包括台湾毒枭钟万亿案、国际毒枭韩永万案、马加爵杀人案等,都曾轰动一时。 (新华社记者 王申/图)
专案组在提审时,“或强化亲情责任,或激发生活愿望,或唤起道德良知”,攻破了糯康等人的心理防线。
“律师袍要准备好,拿去熨一下。”
44岁的糯康不相信任何人。在纵横湄公河流域的时候,这位首领接听电话时,也从不允许有第二个人在场,唯恐秘密被人窥探。但现在,他选择了相信一名年轻的中国律师:一个月前在云南省看守所铁窗内,他通过傣语翻译,接受了律师林丽的法律援助。
2012年9月20日上午,包括林丽在内的6名中国律师,将为糯康集团的6名被告人出庭辩护。而来自昆明市检察院的7名检察官,将代表国家,出庭指控糯康集团的罪行。
“可以说,这是我国警方侦办的条件限制最多、案件线索来源渠道最复杂、采取手段最特殊的刑事专案。”“10·5”案件专案组副组长、云南省公安厅副厅长先燕明向媒体介绍称:最终移交检方、用于指控糯康集团的证据材料,共有37卷,6000多页,“踏遍了千山万水、想尽了千方百计”。
从9月20日开始的三天时间里,上述证据将在昆明市中级法院那间可容纳400人的大审判庭里,向外界公开展示。届时,这一“金三角”特大武装贩毒集团的主要成员将站上被告席,接受中国刑事法庭的审判。
最艰难的侦查
一级警监先燕明,从警三十多年,头一回遇到一起案件,被国务委员、公安部长孟建柱批示累计达三十余次。先燕明坦言,糯康案给警方侦查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2012年5月10日傍晚,糯康由老挝依法移交中国并被押解抵京。在北京,他仅呆了不到三个小时,当天深夜,便被押解回云南羁押。
要让这位在泰国制造血案、在老挝境内被捕的缅甸人,在中国的刑事法庭接受审判,并不比热带丛林里的围捕来得轻松。语言是最大的问题。糯康是缅甸掸邦人,能听懂傣语,根据中国刑法,他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警方为他找了翻译,但糯康总说自己听不懂——傣族语言也分各区域,不同区域发音不一样。
警方无奈,共找来4个翻译,让每个翻译都听糯康的发音,终于有人听出:糯康的发音跟老挝的傣语很像。折腾许久,警方发现,云南勐腊县有个村子的傣语,和糯康的语言很像,于是从这个村给他找了个翻译。这位翻译出场后,糯康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说:这个100%能听懂。
翻译虽然懂傣语,却也不一定懂糯康说的话,譬如:傣语里没有“电话”这个词语,糯康供述时提到“电话”,会用英语的telephone,只懂傣语的翻译却听不懂,所以一个翻译还不行,每次审讯糯康,得有两三个翻译同时在场。
搞定了语言问题,糯康仍不愿开口。起初,警方审讯时,他说知道湄公河惨案,但只是案发后看电视才知道的,后来又说是自己手下人干的,自己并不知情。
一次审讯中,糯康突然晕倒,审讯中止,一旁待命的医疗保障小组赶来处理。医生掀开已“晕倒”的糯康的眼皮,发现其眼珠还在打转,送到医院检查,各项指标正常,警方甚至动用了测谎仪。最后,糯康告诉警察:他没有病,只是“想休息”。
不知是出于对中国法律的陌生,还是以往经验带来的惯性思维,刚刚关入牢笼的糯康和他的团伙成员,曾一度与警方探讨“用金钱赎买罪责”的可能性,幻想交钱即可获保释出去。
艰难的审讯中,证据来源的合法性,仍然被充分强调。云南检方于5月份即提前介入了该案,并派出两名检察官前赴西双版纳的专案组基地,监督办案。云南省检方称,警方对糯康案的侦查讯问,均全程录音录像,侦查笔录的制作也十分严格,除了写明讯问人姓名,还需详细载录翻译人员的姓名。
据专案组副组长先燕明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最终,警方依靠在境外收集的每名犯罪嫌疑人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个人喜好等情况,在提审时,“或强化亲情责任,或激发生活愿望,或唤起道德良知”,攻破了糯康等人的心理防线。糯康承认参与制造了湄公河血案,并通过媒体,向遇害者家属道歉。
2012年6月28日,专案组根据国务委员、公安部长孟建柱和副部长张新枫指示,从西双版纳移师昆明。云南省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引导糯康案全面进入诉讼阶段。8月2日,该案侦查终结,37卷、共6000余页案件证据卷宗,被公安机关正式移送给检方。
谁来起诉糯康?
由谁来起诉糯康等犯罪嫌疑人?这是案件从警方移送检察院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湄公河系列惨案的遇害者家属,首先是向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公安局报案。糯康等人到案后,也是经由西双版纳州检察院批准逮捕的。
但最终起诉糯康等人的检察机关,换到了西双版纳州以北500公里外的昆明。据云南省检察院副检察长李若昆介绍,按照优先管辖的原则,作为首次立案地,起诉肯定是放在云南省,又“考虑到该案的特殊性”,8月2日,经云南省检察院指定管辖,决定由昆明市检察院受理该案。
按照李若昆的介绍,“10·5”案也是他从事司法工作三十多年来从未遇到过的案子:无论是被告人的国籍还是案发地,都在国外。要把这样的犯罪嫌疑人送上被告席,昆明检方精英几乎全部出动。
据介绍,此次检方将派出7名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7人中,有全国优秀公诉人、有云南省十佳公诉人,“至少也是云南省优秀公诉人”。出庭的7名检察官,自始至终就是糯康案审查起诉期间的承办人,熟悉案情。
为确认糯康集团涉嫌的罪名,昆明市检察院使用了全云南省检察院系统的公诉专家资源库,审查期间,曾多次组织专家论证,承办检察官还查阅了大量的国际法和国际公约。
在此之前,检方早已提前介入,并通过梳理案件证据,向侦查机关提出了三百余条补充查证的意见和建议。譬如,湄公河血案发生之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勘察、制作笔录的是泰国警方,中国警方最初对此处情况并不掌握,检方遂建议警方与泰国交换证据、补充完善。
检方的审查起诉过程中,两名犯罪嫌疑人被排除出公诉序列。其一是一名当时还不满16岁的少年,他作为糯康集团的年轻一员,参与了湄公河上劫持船只的案件,被捕后也如实供述了罪行,并自称已经成年。
检方在审查起诉阶段,感觉有异,对该少年进行了骨龄鉴定,发现他在案发时尚不满16岁,而按照中国法律,其涉嫌劫持船只罪,必须满16岁方需要负刑事责任,检方查明之后,未将其列入公诉对象。
另一名犯罪嫌疑人轻度参与了糯康团伙的犯罪,但主观上对劫持船只的事情不清楚,“他处于集团底层,只是听从了上层命令,并不知道他将参与劫持船只。”李若昆介绍说,后者因此也未在此次被提起公诉。
2012年8月12日,昆明市检察院正式向昆明市中级法院提起公诉,共有糯康、桑康、依莱、扎西卡、扎波、扎拖波等6人被诉,其中主犯糯康将面临故意杀人罪、运输毒品罪、绑架罪和劫持船只罪4项指控。
为确保公诉质量,检方已向法院申请了泰国和老挝的警员出庭作证。如无意外,9月20日庭审中,将会有10名泰国警察和3名老挝警察出庭,这也将创下中国司法史上的首例。
涉外案件,法院有经验
案件到了法院,同样面临“谁来审判”的问题。因是涉外案件,接到起诉的昆明中院选择了先向云南省高院请示。云南省高院很快下达决定,同意由昆明中院立案受理糯康案。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这家位于西南边陲的中级法院,即已扬名全国法院系统——率先在全国推出死刑注射执行、在全国成立第一个中级法院执行局。
“我们是审过大案子的。”昆明中院一位工作人员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近年来,除了台湾毒枭钟万亿案,该院还审理过国际毒枭韩永万案、马加爵杀人案等,都曾轰动一时。
受理案件后,昆明中院开始了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据昆明中院相关人士介绍:审判糯康的合议庭将由三名资深的刑事法官组成,其中有法官已审理过近千件案件,其中不乏涉毒大案。
庭审将启用该院最宽敞的审判庭——能容纳400人的第一审判庭。庭内已被重新布置,加装了同声传译设备。庭审当天,将有11名同声传译的工作人员在后台,通过同传设备,给被告人和前来旁听的外交使节提供翻译服务。
庭审席位布置上,除了常有的公诉人、辩护人和被害人及其代理人席位,法庭还配备了翻译席位,安排在辩护人席位之前。庭审时,将分别有傣语和拉祜语翻译出庭。
为了让控辩双方更为清晰地展示证据,昆明中院还专门租用了两块宽度近2米的LED屏幕,以取代原来的小屏幕。整个庭审预计将花三天时间,到9月22日结束。
据云南省高院副院长黄卫华介绍,糯康等6人在收到起诉书后,表示不自请辩护律师,接受法院指派律师。随后,法院指定的6名律师,会见了当事人,并阅读了全部案卷。法院亦已将6人被起诉、准备开庭的消息,向老挝、缅甸驻中国使领馆通报。
检方提起公诉后,已有糯康案的受害人18户共45人,向昆明中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糯康等人支付丧葬费、抚养费、误工费、死亡赔偿金、精神赔偿以及船舶损失。
这拨受害人中,有12人向法院提出了对泰国政府和泰国军人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7月2日,泰国警方证实,通过在泰北、缅甸、老挝和中国进行的调查,确有9名泰国军人涉嫌杀害中国船员。
昆明中院驳回了这些“告泰国政府”的诉求,认为泰国政府和泰国军方不是本案的犯罪主体。泰国警方已对9人发出逮捕令,这些人将面临两项指控:参与杀人、藏匿尸体。等待他们的是泰国法庭的审判。
谁将为糯康辩护?
为糯康集团辩护的6名律师,是从云南的五千多名律师中甄选而来的,他们都是刑辩经验丰富的青年律师,其中4人来自昆明市法律援助中心。
另外两名律师,其一为云南刘胡乐律师事务所的副主任林丽律师,她担任第一被告糯康的辩护人。第二被告桑康的辩护人为云南勤业律师事务所的副主任刘和毕律师。勤业律师事务所在云南法律界因党建工作出色,曾被媒体誉为“党旗辉映下的金牌律师所”。
据云南省司法厅副厅长李瑾介绍,对律师的甄选要求,包括“执业经验丰富、精通法律、综合素质好”。考虑到糯康等人会拒绝接受指派的律师,法律援助机构还事先准备了另一个预案,有一张备选的律师名单。但糯康等6人都顺利接受了法院所指派律师的法律援助。
自8月中旬接受指派后,6名律师在翻译陪同下,前往看守所会见了当事人,并确认了委托关系。“目前我们已会见了3次以上,反复核实细节,整个辩护方案已基本形成。”糯康案的一位辩护律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被害人家属也准备好了。对于魂断湄公河的13名中国公民的家属来说,9月20日的审判,不仅是一场迟来的告慰仪式,还将是一份期盼已久的正义。目前,受害人家属都已自行委托或接受法律援助,确定了附带民事诉讼的代理人,将在庭审中充分主张权益。
此前,云南省司法厅工作人员对6名辩护律师的最后交代是:“记得律师袍要准备好,拿去熨一下。”
作者:南方周末
记者 刘长 钱昊平
会员登录关闭
注册会员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