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袭西方大学的传统,自中国设立大学始,大学一般都有校训。
早期,大学校训多词奥意深,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复旦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中山大学)。解放以后,许多大学多以 “求是”、“团结”、“求实”、“勤奋” 等新词组合而为校训,如 “严谨求实团结创新”(同济大学)求是创新(浙江大学)、“实事求是”(中国人民大学),类似口号,浅白乏味。
此外,还有个别校训比较另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家会计学院的校训“不作假账”最为典型,此校训是朱镕基破例(朱镕基曾为自己约法三章:不题词不剪彩不受礼)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所题,其中深意,不言自明。
国外大学的校训,如名校如剑桥哈佛的校训均值得一书。“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苏格拉底语” (剑桥大学), “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 (哈佛大学)。
依我之见,综观我国大学校训,唯云南大学的校训堪与之相媲美:“立一等品格 求一等学识 成一等事业。”但不知此等豪语出自何人之口?假如他犹在人世的话,放眼四顾今日中国四不象的大学、四不象的教师和四不象学生,能不痛心疾首?若斯文已扫地,校训愈堂皇岂不愈蒙羞?
会员登录关闭
注册会员关闭